应用原则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的选择详解

关键概念:原则、选择。

应用“原则”方法:1.别仅停在阅读层面,要据此制定自己的原则;2.养成定期回顾并复盘的习惯。

《原则》的核心:我们必须渴求真相,要渴求到为了换取真相甚至不惜被羞辱的地步。

如果你企图讨好所有的人,那么你只会得罪更多的人。

【思考】可阅读完正文后思考!

大家可能也看出来了,我们下一季的定位将是有关财富自由的“成长诊断”。每个人如果能在关键的时候,依照更为明确合理的原则作出选择,那对于财富的积累和自己的成长一定有非常大的帮助。

作为第一季读者的福利,我们这周就让大家简单体验一下第二季的雏形。所以这周的思考与行动只有一条:

在留言区写下你关于成长的任何问题,不论是关于人的,关于事的,还是关于你自己的。我会把我对于这件事的看法,以及我在这类事情上所秉持的原则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以下是有关问题的基本要求,请大家务必要认真阅读 ,因为你的问题是否会被选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问题的质量。

1. 要关于成长。

我们作选择的目的,说到底就是为了能够更快速地成长。这一条要求除了明确提问范围之外,也同时想提醒大家,并不是只有就业,择偶这些“大问题”才是关于成长的。就像你的注意力是被细小的琐事所占据的那样,我们很多的进步其实发生在“小问题”的选择上。

比如“我要去海南度假一周,每天会有两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希望找本书读一读,不知道《动物农庄》和《围城》应该选哪一本?或者有什么其他书可以推荐吗?”就是一个不错的小问题。

所以大家切勿提问的时候“飘在天上”,我们的成长其实都是一步步脚踏实地完成的。

2. 要有细节

如果你问我“如何快速赚取人生第一个100万”,我只能开玩笑地回答:“去买彩票吧!”

很多时候,我不回答一个问题,并非因为这个问题不能回答,而是牵扯的背景信息太不完整,以至于要想说清楚只能写本书。所以面对这类问题,统一的答案只有一个: 看情况 。

所以如果你希望自己的问题被回答,补充好背景信息和相关细节是一个好方法。虽然我们永远无法补充完所有的细节,但我们总归要尽力。比如刚才的问题如果被补充成“我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人,我如何赚取人生第一个100万”,我就会很认真地回答:“去买彩票吧!”

3. 要有选择

你的问题最终应该是一个选择题。

由于情况的不同,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选项也是不同的。这涉及到能力,性格,家庭等多种因素。所以如果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虽然我能给出我的选择,但很有可能那并不在你的选项当中。

所以大家最后要把问题落实到选择层面。而在这个寻找选项的过程中,你也会对自己的问题有更深的了解。

再一次提醒,请大家认真阅读上面的要求,然后再提问,我们已经用了一年时间“只字不差”地阅读了,相信大家能够做到这一点。

【正文】

一转眼,我们的专栏就已经进行到了第五十周了。相信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概念升级,很多读者都已经拥有了不一样的操作系统,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就是进化成了新的物种 。

在后台的留言中也时常能够看到一些读者的感谢,并且表示现在已经成为了我的“脑残粉”了。能够看到大家身上发生的真实改变,我非常开心,因为这本来就是支撑我持续写作的重大意义。而且我也不觉得“脑残粉”这样的表述有什么不好,这只不过是你欣赏一个人时所使用的夸张表现手法而已。

我其实也是很多人的脑残粉,并且从来也没有对此遮遮掩掩。比如在严肃文学上,我是乔治·奥威尔的脑残粉;在通俗文学上,我是斯蒂芬·金的脑残粉;在语文上,我是钱钟书的脑残粉;在经济学领域里,我是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脑残粉......

能有一些非常喜欢并认同的偶像是一件幸运的事情。我始终认为,如果我能早点成为这些人的脑残粉,那我将获得多少成长和进步呢。

其实“脑残”只是结果,原因是我们通过自己的理性判断出了这些人身上优秀的品质,并且看到了这些优点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最终穿越了历史来到我们眼前。而当我们自己真的开始践行的时候,又会发现这些道理和方法的可用性。这样的偶像,怎么可能不崇拜,并时常回顾学习他们曾经的经验呢?

不过在这里也要提醒大家,虽然我们都可以成为“脑残粉”,但是如果你持续进步,很有可能某一天你会取得和偶像一样的成绩,甚至超过他。到那时,也要摆正心态,感谢曾经帮助和激励过你的这些偶像,而这时候你身上的责任也相应重了许多,因为你可能也已经收获了自己的脑残粉了。

在正确思考并践行这方面,我也是一个人的脑残粉,这个人就是:

Ray Dalio

这位 Ray Dalio 是个神人。他创建的 Bridgewater Associates 是世界上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 Bridgewater(桥水)管理的资金规模达 1600 亿美元,而他的个人资产大约 168 亿美元。

这个人有多厉害呢?说几件事儿你就知道了。

他 1949 年出生, 12 岁就开始买卖股票,花了 300 美元买了北方航空的股票,收益 3 倍。

1975 年他创建 Bridgewater,最初的主要业务就是为公司客户提供汇率和利率的风险管理咨询以及出版名为“Bridgewater 每日观察” 的每日市场评论。1987 年,Bridgewater 开始从事资产管理业务,当时的规模为 500 万美元。时至今日,不到三十年,桥水的资产管理规模增长到起初的接近 4 万倍。

2003 年诺贝尔经济学家 Robert Lucas 宣布:“预防经济萧条的核心问题已得到实际解决,事实上,这问题早在数十年前就已获解决。” 而在 2001 年的时候,Ray 就领导公司开发了「萧条压力表」(depression gauge)。

而让我真正路转粉的原因,是因为他写了一本“要不断写下去的书”,书名叫做:

《原则》(Principles)

书中的内容就和书名一样,是他在生活、工作、学习的过程中总结的各项原则。之所以看过之后就变成了脑残粉,是因为我发现: 他整理出来放在那里的原则,所有的原则我都认同 。

注意,这里不是一部分,甚至不是绝大多数,而是所有 。

看了后台的留言,发现有很多读者和我一样,也都看过了 Ray Dalio 的这本《原则》,并且表示自己也非常认同里面的内容。但与此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遗憾。虽然知道了这么多原则,但依然没有改变太多的现实生活。

我想这可能和两方面有关。

一方面,多数人可能只停留在了阅读层面,并没有据此制定自己的原则。看看总是容易的,但是想要分辨这个原则是否适用于自己的生活则是困难的。

另一方面,即便制定了原则,也没有养成定期回顾并复盘的习惯。一条原则融入到我们的行动中,就像一个习惯的养成一样,是一件需要耗费很多时间的事情。而这个过程必将伴随着大量的重复练习和复盘。今天我遵守了哪些原则,我违背了哪些原则,哪些原则需要修改,哪些原则需要加强,这些都是隔三差五就要好好梳理一遍的事情。

因为 Ray 本人其实也不知道这本书什么时候能够写完,所以干脆就公开在网络上,让其他人能够实时地看到这本书的编写和补充。看起来其实也很正常,这本书本质上就是 Ray Dalio 的一个成长记录,对于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人来说,怎么可能有一本完结的成长记录呢?

Ray 的成功秘诀是什么?他在《原则》中做了真正“言无不尽”的描述。核心是这样一句话:

我们必须渴求真相,要渴求到为了换取真相甚至不惜被羞辱的地步。

也许在大多数人眼里,探寻真相与赚钱全无关系。但,Ray 带领着桥水践行了他的原则,创造了奇迹。

我自己在一路成长的过程中,也零零散散地记录了很多自己的原则,有关工作的,有关生活的,有关家人的,有关方方面面的原则。虽然还不是很系统,虽然还在不停地修正,但事实就是:

我从 2005 年开始在网上写博客,如果你从那时候就看我的文章,应该会知道我所坚守过的原则:

  • 永远只选择鼓励他人
  • 绝不与他人公开争吵
  • 相信试错常常是进步的唯一途径
  • 相信 “教” 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 长期保持耐心才能看到最后的结果
  • 做了再说,而不是说了也不做
  • ......

我其实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能够看到我所感兴趣的人写下的原则。比如史蒂夫·乔布斯的原则会是什么?乔治·奥威尔的原则会是什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原则会是什么?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原则会是什么?不光是这些名人,我也希望知道我的朋友,我的家人,我的合伙人们都抱有怎样的原则。如果有机会我很想拿我的原则和他们的进行一下比较,看看他们最珍视的是什么,为了实现梦想又遵循过什么样的原则。

这个愿望真的想一想都让人兴奋,这些原则如果都能汇总起来,该对我的思维有多大的帮助啊!

当初和罗胖聊到这个话题的时候,他的一句话提醒了我: 其实你的很多读者也希望能够知道你在各种事情上的原则 。

你的那个愿望多半完不成,因为有些人已经去世,有些人恐怕也没有精力完成这个任务,即便他们真的有这么一个原则手册,恐怕也不一定方便公开。但是你不一样,你有足够的条件,满足其他人相应的愿望。

我一想,确实如此。这么多年来,我作为一个“鸡汤作家”,每天做的事情不就是鼓励大家践行,并以身作则地和大家一起成长吗?我当然也希望我写的原则能够鼓励其他人把自己的原则也写下来。

回顾我过去写过的书,其实都是理论加实践的组合。比如我当年写了一本《把时间当作朋友》,而随后写的那本《人人都能用英语》其实就是它的实践版本。去年,我断断续续在写一本《人人都是工程师》,这其实就是《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的实践版和扩展版。

回顾我们第一季的专栏,我带着大家更新了好多的概念,升级了操作系统,提升了一些认知。但是这些更多还是理论层面的东西,具体到细枝末节要如何处理,真实情况要怎么面对,我们其实讲的并不多。虽然有每周三天的问答时间,但是依然无法让大家知道我在面对各种情况下会坚持的原则。

所以我想在下一季的专栏里,履行这部分没有完结的使命。如果说第一季是理论的学习,那么第二季我们就要开始实践过去学过的理论了。而且这一次绝对是实打实的践行,因为我们将围绕着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而我也是被这些问题困扰的人之一。

我会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人的原则问题:比如和伴侣的关系不合,要不要分手?与父母的观念不同,要不要妥协?同事总在拖后腿,要不要忍耐?

这周的问答中,我们简单说了一些关于子女,关于父母,关于伴侣的话题。

我们每天要接触大量的人,不论是家中的父母和伴侣,还是工作场合的同事和领导,能否处理好和他们的关系,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的幸福指数。

我在这周的问答中也说了:

如果你企图讨好所有的人,那么你只会得罪更多的人。

一个没有原则的人,在外人看起来好像是个老好人,谁都不得罪,但只要和他相处了以后,多半都会为这种没有原则而头疼,想必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这样的人。

在下一季中,我们会花不少时间在与人相处的原则上。我除了不和老婆吵架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秘诀要告诉大家。

还有一些关于事情的原则问题:比如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要不要换工作?投资理财的时候,应该选择股票还是P2P?刚毕业学生应该选择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处理好与人的关系,下一步就是如何做好事情了。

这周的留言很多也都集中在换工作和毕业找工作方面。毕竟这是我们的主要经济来源,没有这部分的支持,想要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恐怕很困难。即便你有了完整的投资理财知识体系,如果没有持续赚钱的能力,这部分知识可以发挥功能的空间也不大。

对于年轻人来说,选择职业最重要的是什么?对于工作了几年,处于职业倦怠期的人来说,要不要换一份工作?如果你有创业的打算,什么因素是你必须考虑的。这些都将决定你财富积累的速度。这也将是我们下一季重点和大家探讨的问题。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关于自己的一些原则:比如如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是应该多看书,还是应该多实践?“三十而立”的说法合理吗?面对失败,是应该坚持原路,还是要转换思路?

如果你看过一些名人传记,就会发现有些人在处理人和事情方面游刃有余,但是一旦涉及到自己他们便无能为力。不论是早年的创伤,还是成长中的打击,都可能让一个人在面对自己的时候,采取非理性的方法,最终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我们最终想要的其实不仅是财富自由,我们希望通过它让自己活出更精彩的人生。但是如果没有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即便给你再多的财富,你也会将它们挥霍一空,没有办法获得幸福。

比如说,很多读者抱怨自己的自制力太差,没有办法达成既定的目标;也有人说自己即便现在赚了很多钱,但依旧不能摆脱焦虑的阴影。我自己也曾经经历过很多关于自我的挣扎,最终才学会如何能和自己平和共处,并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

下一季中,我也会和大家分享很多我自己突破局限的经历,我想对于大家肯定有很好的安慰作用。

我们会聊到买房租房的原则,消费选择的原则,与领导交流的原则,成长投资的原则等等。总之我会把我所经历过的选择,以及我作出这些选择所依据的原则,毫无保留地呈献给大家。不能保证百分百正确,但能保证百分百真诚。

而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是你要梳理出自己对于每件事的原则。还记得我们曾经说过什么最重要吗?

选择。

而我们之所以在重要的抉择面前束手无策,就是因为平时并没有对自己的原则进行过打磨。

整理自己的原则,其实很难,因为时常要面对冲突、失败与羞辱,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人其实没有原则的根本原因,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有属于自己的必须坚守的原则的根本原因。

可 Ray Dalio 的这本书给我们这些普通人设定了一个很好的起点,他帮我们总结了制定原则的“基本原则”:

  • 这个原则既然这么重要,那它意味着什么?
  • 如果我坚守这个原则的话,有什么事情是我绝对不能做的?有什么事情是我必须做的,不得不做的?
  • 在我坚守这个原则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阻力是什么?我是如何克服那些阻力的?
  • 在我坚守这个原则的过程中,我学到了什么?
  • 在长期坚守这个原则的过程中,我吃了哪些亏,得了哪些便宜,总体上的得失如何?

看了这么长时间专栏的朋友,想必也和我一样欣赏这些拥有方法论的人。在我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各位这么好的运气,有 Ray Dalio 这样的人指路。要知道 Ray Dalio 发表这本书的时候是 2011 年,而那时候我已经 39 岁了。

不过那又怎么样呢?七年就是一辈子,我现在还有好多辈子要过,怎么可能因为“晚了”就停止成长呢?况且我还有这么多想要一起成长,一起进步,一起踏上财富自由之路的读者,更不可能放松或者懈怠了。

复习小贴士:

本周,我们学习的概念是“原则”,它能帮助我们在“选择”时不再束手无策,所以,希望你点击下面的链接,把“选择”的概念再复习一遍。

如何做出高质量的选择?

  1. 选择前,添加和筛选必要的条件;
  2. 选择时,用条件严格地筛选。

点击复习《关于“选择”的方法论》

今天的问答中,反复出现的一个核心概念是“什么更重要?”,我把相应的文章链接放在下面,供你复习。

思考“什么最重要”,是现实中解决一切问题的最有效的思维武器。学习、生活、工作......面对各种问题,寻找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一刀切下去,是最佳战斗解决方案。

点击复习《人生的终极问题到底是什么?》

【附加】

购物原则:对于会用一年以上的工具,根据实际需求,在经济可承受的范围内,买最贵的新物品。

如果你企图讨好所有的人,那么你只会得罪更多的人。

“有出息的孩子永远是少数”,孩子能够身心健康地长大,独立自主不靠别人就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

生活中一个最令人尴尬的情况就是:心理上虽然想要,态度上却表示不屑。

父母都是孩子的起跑线,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在“起跑线”自己先往前迈几步。

教程来源于Github,感谢apachecn大佬的无私奉献,致敬!

技术教程推荐

编译原理之美 -〔宫文学〕

DevOps实战笔记 -〔石雪峰〕

苏杰的产品创新课 -〔苏杰〕

NLP实战高手课 -〔王然〕

陶辉的网络协议集训班02期 -〔陶辉〕

Go 语言项目开发实战 -〔孔令飞〕

郭东白的架构课 -〔郭东白〕

云原生架构与GitOps实战 -〔王炜〕

工程师个人发展指南 -〔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