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成长率详解

关键概念:贵人。

概念与关联,是操作系统的基本核心,随之产生的是价值观与方法论。价值观决定你的选择,而方法论告诉你应该怎么做。

延伸关联:

【思考】可阅读完正文后思考!

  1. 是时候回头重新阅读了。概念与概念之间可以有很多关联,你读过那么多,“学”过那么多,却有多少真正连起来了呢?

【正文】

概念与关联,是操作系统的基本核心,随之产生的是价值观与方法论。价值观决定你的选择,而方法论告诉你应该怎么做。听起来很简单,可它最终难到什么地步呢?难到即便老师讲过,即便学生读过,可没过多久,要么是干脆彻底忘了,要么是根本没想到应该“在这里用上”……

“成长率”确实是个令人焦虑的概念,因为一旦拿这个概念衡量“创业”项目,马上 99.99% 的创业“想法”就直接不合格了。即便合格,最终也不一定成功 —— 即,最终也不一定能够真的实现那个设想中的成长率。这也是为什么一些顶级投资人最初看上的项目,在一开始看起来是个金块,可最终却变成了屎坨的原因。

在你不知道“成长率”这个概念之前,你的世界是一个样子,在你知道“成长率”之后,你的世界是另外一个样子…… 是这个世界改变了吗?没有啊!它还是那样。是你的操作系统变了(比之前多了一个清晰、必要、准确的概念),于是,你“看”到的世界不一样了。

顺带说一下焦虑这件事情。很多的时候,焦虑是没必要的,你在乎,它就在那里,你不在乎,它就拿你没办法。

很多人误以为乐观的人不会焦虑,事实上并非如此。乐观的人一样会焦虑,只不过,他们感受到焦虑之后,会用元认知能力分辨一个事实,“花时间去焦虑”本身并不解决问题。于是,就会去寻找解决方案,而后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之上,而不是仅仅看着问题发愁……

有句话说得好:

有时间难受,还不如做点事儿呢。

有一个精彩的类比:

教育就像一副眼镜。在戴上眼镜之前和戴上眼镜之后,你所身处的世界是一样的,但是带上眼镜之后,你看到的是一个更为清晰的世界……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写这个专栏的过程,对我来说是极其享受的,因为我打心底确定自己正在干一件伟大的事情,在一个十几万人构成的群体当中从事真正的教育 —— 很难想象我一个人正在和堂·吉诃德一样,与一个已经转动了千百年的“风车”(即,原本就应该优质,我们也希望它优质的所谓教育体系)较劲。

关于“我就好像那个堂·吉诃德” 这话,十多年前,我在新东方的写作课堂上说过,因为当时我的感受也是一模一样的:台下坐着来自各个地区不同年级的中国学生,每次几百人,都一样 —— 这么多年过去,竟然不知道写作课是没必要讲遣词造句和修辞的,写作课应该更多是思考课而不仅仅是语法课…… 十多年的所谓教育把他们变成了那个样子,我现在要凭一己之力,在几节课之间把他们变成另外一个样子 —— 你说我像不像那个堂·吉诃德?

有些人认为李笑来是“鸡汤大师”。我不争。首先,正所谓“将军赶路不打小鬼”,但更为重要的是,我其实非常清楚一个重点:

那些鸡汤厌恶者,实际上对所谓的“鸡汤”并没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定义。事实上,“鸡汤”这个词,根本不配成为一个概念,于是,根本不在我的操作系统之内,根本不值得讨论,又如何配得上争论呢?

那些鸡汤厌恶者,不仅不知道自己概念混乱 —— 事实上,这就叫脑子乱,因为操作系统的核心是乱套的 —— 更不知道自己犯下的逻辑错误究竟是什么。他们整天说“这个没用”、“那个没用”…… 却完全无法回应这样一个头脑正常的人随便就能问出来的简单问题:“ 那你说说有用的究竟是什么? ” 他们当然哑口无言,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想过这个问题才具有真正的价值。唉,他们根本不懂(即,脑子里没有)这么个概念:

建设性意见

关于“建设性意见”这个概念,我后面还有专门的文章,不着急。反正,你自己试试向别人提出建设性意见就知道了,那很难,尤其,与随便提出几个问题相比,难度上实在是天壤之别啊!

回过头来,让我们继续在概念上构建价值观,在所谓“生意”这件事儿上:

成长率 > 成长 > 赚钱 > 谋生……

然后,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地构建我们的方法论…… 于是,我们就想到了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路径,起码有两个:

  • 自己做出一个有长期成长(或长期成长率)的公司
  • 用自己的钱投资那些已经证明自己有长期成长(或长期成长率)的公司……

而第二条路径又分两个层次:

  • 在那些有长期成长(或者长期成长率)的公司股票尚未公开流通之时投资(比如天使投资、风险投资、PE等等就在做这样的事情),此为所谓的“一级市场” ;
  • 在那些有长期成长(或者长期成长率)的公司股票公开流通之后投资,此为所谓的“二级市场” 。对普通人来说,这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于是,如果你自己做得到最好…… 当然,这事儿确实非常非常难,于是,也许你更有可能做不到,但“自己做不到”并不是绝境,因为你和所有人一样,起码还有另外一个谁都挡不住的路可选择:在二级市场上用自己的钱投资。

现在应该给一些读者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沉重打击”了:

我早就讲过! 从第二十三周的文章开始,有好几周的文章都在讨论第二条路径里的第二个层次,不仅有概念,还有具体的方法论…… 甚至,我还干脆送了你一个组合: GAFATA !(详见1月2日的文章)还要怎样嘛!

让那些以为我的文章,竟然是他们都不知道是什么的“鸡汤”的人们,继续那么想好了……

让一些人继续自以为是地错误地活下去是对他们最恰当的惩罚。

在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之间搭建清晰、准确、必要的关联,很重要,却不是像看起来的那样容易的事情。

注意这里的“必要”。生活中有很多概念事实上是没有必要存在的。若仅仅是没有必要倒也罢了,顶多是个“多余”的东西,可有时候,有些不必要存在的概念会给人带来极大的伤害。

比如,“退休”这个概念,非常坑人 —— 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遗留概念。在当前这个平均寿命不断延长的商业时代里,只要一个人正常、健康,为什么要退休呢?为什么要在自己依然可以继续工作学习的时候停止对社会的贡献呢?事实上,今天有很多人八十多岁了,还在享受工作的乐趣,还在为社会做贡献,褚时健、陶华碧,不都是这样的例子吗?

然而,绝大多数人被这个概念坑了却也毫不自知。他们甚至会抱怨老伴,“都(快)退休了,还折腾这些干啥!” 于是,把生活过成了原本不应该的另外一个样子。

回头接着说正事儿。在股票市场(即,所谓的二级市场)里投资的有利条件,并不比风险投资差多少 —— 因为能够成为上市公司本身,就相当于“跨过了一个很高的门槛”。在公开的股票市场里面,都是财务必须依法公开的、已经被证明为起码在足够长期的时间里不断成长的公司。

补充说明(一):我个人很少在国内的股市投资(虽然也有一点点)。在我眼里,国内的股市总体上来看,还有太多不成熟甚至很幼稚的地方,理性决策的价值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受到不明力量的扭曲,理解起来太累。我猜,它们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进入相对理想的状态吧?

补充说明(二):天使投资人和 VC,有时统称为“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 Venture Capital 里面的“Venture”,通常被直译为“风险”;而事实上,Venture 这个词作为名词,有两个释义,1. 企业,2. 探索(牛津英汉大词典)。于是,“风险投资”常常被人们“望文生义”地以为那些投资人就是“甘愿冒风险的人” —— 事实上,我们之前也提到过,所有的成功投资人最终都是“长期成功避险者”(详见12月19日的内容)。

投资很难有早晚之说,可能只有“正确与否”。你说,若是你在十年前开始在二级市场上买入百事公司(Pepsi Co., Inc)的股份,算不算晚呢?那可是一个于 1898 年 8 月 28 日成立的品牌 —— 你没看错,这家公司都快一百二十岁了…… 正确的决定是不怕晚的。

再看看 Facebook 上市后的情况:

所以,如若最终一个人沦为“平庸”,真的不能怪罪这个世界,这个世界若是有什么路的话,一定是谁都可以走的,这世界若是有什么门的话,通常并不上锁…… 从这一个角度望过去,我真心认为这世界其实非常美好,虽然开始觉得有些不美好,但是都是自己选的,怪不得别人。

那如果你是个学生,如果你是个初入职场的人,现在还没有足够的“资本”(请回顾9月5日·第6周的文章)去投资,那怎么办?在你的个人成长上,如何做到真正有成长率?并且保持成长率?甚至逐步抬高成长率?

请允许我再给你一个“沉重的打击”(相信我,打打更健康!):

我们早就讲过!

放下手机,给你十分钟回想一下,再回来…… 其实,我们早就讲过的,把第 8 周到第 10 周的文章重新看一遍!

多维竞争力 。还记得吗?

在一个维度上跟人比较,显然会让你各种焦虑,但多一个维度就彻底不一样了呀!就在上一周的加餐文章(4月3日)里,我还示范了一次“多维竞争力”的应用呢,你没读到?你没想到?

于是,方法论就明确得一塌糊涂:

  1. 学习学习再学习(请回顾第 9 周的文章)
  2. 学习更多技能(给自己添加更多维度,请回顾第 8 周的文章)
  3. 长期持续(请回顾第 12 周的文章)

学习本身是需要先去学好的;学会了学习,再去学习就更有效率。学习更多的技能,让自己在多个维度上具备竞争力,那么就更容易在所谓的“竞争”中胜出。然而最为关键的,是行动。我们的读者留言说得好:“说到和做到之间是这世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过,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没有长期持续地做,绝大多数人的真正问题是,无论是否已经理解,反正是迟迟并没有开始做…… 连开始都没有,又何谈长期、持续呢?

为什么“坚决”不去做呢?无非是两个原因的结果,1) 怕自己做不好;或者,2) 没见过身边的人真的做到。做得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接着做下去,就只能做得越来越好。而从另外一个角度, 我反复鼓励读者留言,无非就是想让读者“更多地”看到行动者的痕迹,你每天见到那么多人为了自己的进步挣扎,自己“坚持”不挣扎,事实上很难的!

万事俱备,只欠思考与行动。

【附加】

“元认知能力”启动的结果——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思考是否正确。

有时间难受,还不如做点事!

读到、看到、听到、知道,并不意味着已经得到。

一切的知识吸收与内化,都是靠重复的。

默默地学习,是最正确的学习姿势;不浪费一丝一毫的时间与注意力在别人的看法上,是最划算的做法。

加快“时候的到来”或“尽量缩短自己的长期”的方法:用行动填满时间。

没什么是你不能做的,只不过,“做到”需要长期持续。

说到和做到是世界上最大的距离。

教程来源于Github,感谢apachecn大佬的无私奉献,致敬!

技术教程推荐

深入浅出区块链 -〔陈浩〕

程序员的数学基础课 -〔黄申〕

Java性能调优实战 -〔刘超〕

安全攻防技能30讲 -〔何为舟〕

说透5G -〔杨四昌〕

深入剖析Java新特性 -〔范学雷〕

李智慧 · 高并发架构实战课 -〔李智慧〕

云时代的JVM原理与实战 -〔康杨〕

Rust 语言从入门到实战 -〔唐刚〕